前几天听一个人气大V说股票配资系统,见证过2007年大牛市,也亲身经历了2014-2015年的水牛市,以及2019-2021年的小牛市。
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牛市的主线一旦确立,就会从头牛到尾,中间虽然偶有调整,但总体上讲是强者恒强,直至牛市结束,期待弱板块补涨超越主线不太现实。
潜台词就是大家应该追涨当前最热门的板块,否则就可能会错失牛市。
坦率讲,不知道这位大V经历的是哪段异时空牛市,我作为一名从07年至今的老股民,记忆中的牛市好像并非像他所说的那样。
05-07年的超级牛市,风格转换特征非常显著,530半夜鸡叫之前,小盘股极为活跃,基本买啥啥赚钱;530之后明显就是权重股拉指数,从3000点左右,几个月就拉到6124点,小盘股反而不怎么赚钱,当时有个说法就是涨指数、不涨个股。
14-15年则完全是反过来的,2014年下半年突然向上突破,明显靠的是权重股搭台,那一年券商、银行、保险表现抢眼,钢铁、煤炭、消费、两桶油等大盘股几乎是全面开花;但是到2015年上述品种就不怎么涨了,创业板、中小板开始发威,直到最后演变成神创板风云。
甚至更为夸张的是,2014-2015年牛市中,茅台、美的、平安、招行这些绩优股的表现均要远远弱于市场的,但是在接下来的股灾、千股跌停中,它们反而异常抗跌成为避风港,并在牛市结束后,于2016-2020年才真正开始了更加精彩的表现。
19-21年的小牛市的风格切换没有上述两次那么清晰,但是也并非没有切换痕迹。2019年1-4月的井喷,靠得就是东方通信、卓胜微这些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;但是好景不长,之后市场很快就陷入了调整,一直到新冠疫情全面爆发;2020年4月之后,市场之所以能从疫情的低迷状态中走出,靠得则是茅台、中免、美的、海天等核心资产的企稳走强。
大票小票相互切换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其中的内在逻辑其实也比较好理解:1、市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走好,必然存在大量后知后觉的踏空资金;
2、真正的牛市往往时间跨度并不短,会延续1-2年,有充分的时间让后知后觉资金陆续进场。
进场后的资金并不一定全部都会追涨,必定有一些畏高或风险意识强的人存在,水往低处流效应自然会逐渐显现。
当然,要说一条路走到黑的行情也是有的,最典型的就是2017年的白马股崛起行情,从头到位都是核心资产在表演,要命3000始终被压制的要死不活,直至行情彻底结束。
但问题是,有多少人会认为2017年是牛市呢?严格定义的话,它只能算作夹在2015-2016股灾熔断和2018单边下跌之间的一波中期反弹而已。
当前的行情又会如何演绎呢?从盘面看,微小盘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,蓝筹股基本没怎么动(银行或许是个例外),假设后续没有风格切换,小盘股一条路走到黑,沪深300指数就不可能涨太高,那么也就类似于2017年,属于大熊后的中期反弹。
如果想行情能够延续股票配资系统,演变为类似2005-2007、2014-2015或者2019-2021那样的全面牛市,权重股就不可能完全缺席,否则沪深300指数根本起不来。若是沪深300都缺席了,那还叫牛市吗?就好比我们提到美股牛市,衡量标准从来都是标普500,而非罗素2000。
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